52927 帖子 | 0 群组 | 244795 会员 |
---|
正在举行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自主研制的多型无人机吸睛无数。近年来,随着无人机越来越普及、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产业形成新兴风口。而在日前举行的本届工博会两大高端论坛之一的“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上,来自中航工业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专家表示:安全可靠是未来无人机经济必须跨过的门槛。然而眼下,很多企业忽视可靠性测试,在这方面没有技术积累、没有资金投入、没有长远眼光。这样的无人机飞在头顶,真要问一句:“Are you OK?”(你没事儿吧?) 一次尴尬的无人机“阅兵”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表示,国内民用无人机数量正在快速增长,而未来对于民用无人机的通航管制将趋于放开。民用无人机通航接近破局,这无疑是探讨其安全可靠性的最大背景。 中航工业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吴强表示,测试无人机的可靠性,必须有一部“考纲”。这部“考纲”至少应该包含应对风雨雷电、电磁兼容设计、坠毁减灾设计等条目。而仅仅就电磁兼容设计这一点来说,目前绝大部分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恐怕都无法合格。 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对首批机器人产品的检测主要限于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两方面。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也许这只是其性能指标中的一部分,但对无人机来说,却意味着“死或生”。 今年6月,第七届中国无人机飞行展演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机场进行。这相当于民用无人机界的一次“阅兵”。然而,在展演现场,有半数无人机突然无法起飞。而那些能够飞行的无人机则大面积出现了不能按照指令正常降落的情况。“我就在那个尴尬的现场。”吴强说,“你猜是为什么?因为北安河机场地面有两台雷达打开照射。无人机受到地磁紊乱的干扰,导致起飞、降落失常。” 按照电磁兼容性要求,无人机应该对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实际场景中,高压线、手机基站、大型钢铁架构等都有可能形成地磁紊乱。 跨越可靠性门槛没有捷径 民用无人机扛不住地磁紊乱,因为它们在投入市场前根本就没有试着照过雷达,也没有吹过风洞、没有受过沙尘侵蚀的测试。这一切严苛的测试手段,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以及“奢侈”的测试环境。 章文晋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他所在团队曾为军方承担无人机研制项目。他说:“我们的无人机可以连续飞行40小时,没有问题。而可靠性测试中的资金耗费,是以亿元为单位来计算的。”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时间尚短,唯一可以借鉴的方法与标准往往来自军品制造。章文晋介绍,军品标准对无人机可靠性的测试是极为严苛的。“举个例子,在测试故障发生这一指标时,必须基于一定的飞行时间。最初,我们把飞行时间和地面测试时间加在一起,才勉强满足测试对于飞行时长的要求。” 比大把烧钱更难解决的问题,是到哪儿去寻找测试场地。专家介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考虑气候环境多样性等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六个无人机系统试验场,甚至还为测试无人机可靠性建立了一座无人小镇,用来测试无人机碰撞、坠毁时如何减少伤害,以及如何抗地磁紊乱。 |
以前使用磁环整改时经常有下降很多的案例,经常会有很多工程师疑...详情
EMC行业泰斗和先驱,北京邮电大学高攸纲教授于前天离开我们和他...详情
1、 整改过程中,如果没有近场探头,产品可拆分测试,是有可能分...详情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名叫王硕威,是一位80后,...详情
请发表评论